- 
        索引号yyxrmzf/2025-00098
 - 
        发布机构元阳县人民政府
 - 
        文号
 - 
        发布日期2025-10-23
 - 
        时效性有效
 
产业发展促增收 | 一粒米:串起生态与振兴新链
编者按
乡村振兴,产业为基。为落实县委“十个一”链长制部署要求,激活元阳发展新动能,从今日起,“云上梯田 和美元阳”公众号将聚焦十大特色产业链。从“一枚蛋”的精深加工到“一丘田”的文旅融合,从“一粒米”的品牌升级到 “一块石”的绿色转型,我们将深入田间地头、企业车间,对话链长、种植户、企业家,以图文形式,展现产业链发展成效,讲述元阳产业提质故事,让更多人看见元阳潜力,凝聚产业发展合力,助推元阳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。今天推出《一粒米:串起生态与振兴新链》
近年来
元阳县依托梯田红米核心产区
哈尼梯田资源优势
把产业发展与梯田保护相结合
大力发展梯田红米产业
如今
这“一粒米”已然串联起了生态保护
文化传承、乡村振兴的全链条
闯出一条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
社会效益共赢的红米产业发展新路子
生长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梯田红米,是哈尼族先民精心驯化的古老稻种。高海拔区域的梯田常年云雾缭绕,昼夜温差大,因此梯田红米的生长周期长达180天至210天,比常规稻谷多40天至60天,其养分也得到了充分沉淀。在山泉水的天然灌溉与“稻鱼鸭”共生模式的循环滋养下,梯田红米生长全程无需施肥撒药,最大程度保障了原生态品质与营养成分。
为守护好这粒“金谷子”,元阳将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相融合。通过“党建+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+互联网”经营模式,按照“规划+品种+技术+用水+防虫”的“五统一”要求,通过无偿提供红米籽种、薄膜、技术服务,并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,从源头保障稻谷品质与农户收益。
阿者科村村民高烟苗说:“我家今年种了3亩红米,收得1吨多稻谷,现在我们种红米收成都比以前好很多了。”
从“一粒米”到“一串产品”,产业链的延伸让梯田红米价值倍增。在元阳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红米加工厂,机器轰鸣,一条日产80吨的红米生产线正高效运转。稻谷经过去石、筛分、碾米、色选等精细工序后,蜕变成色泽红润的红米,进一步精深加工则衍生出红米酒、红米饼、红米茶等多种产品,满足从营养主食到特色零食的多元需求,改变了过去农特产品“散、小、杂”的局面,成为市场认可的生态名片。
元阳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文荣说:“我们目前主推的产品包括留胚红米、精致红米、精致软米以及水碾米等。为丰富红米种类、提升附加值,我们还注册了‘梯田印象’‘元阳红’等多个商标,并建设了红米色选机、养生红米酒生产线,推出了红米酒、红米糊、红米饼、红米茶等系列衍生产品。”
数字化营销让梯田红米走向全国。元阳县充分利用“互联网+电商”销售优势,线上与淘宝、抖音、京东等20余家平台合作,强化供需对接,孵育销售网店165家,结合直播带货、农产品展销等形式拓宽销路。产业链的蓬勃发展更创造了制作、加工、物流等配套岗位,丰富就业市场,让更多农户实现“家门口就业”。
据统计,目前元阳县种植梯田红米面积达10万亩,覆盖种植农户2.6万户,梯田红米产量达3.6万吨,进入市场量1.2万吨。如今,梯田红米不仅让农户共享发展红利,更守护住了千年哈尼梯田的生态底蕴。这粒承载着农耕智慧与生态密码的“金谷子”,正以产业链的绿色蝶变,奏响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的和谐乐章。
                长者模式
            
无障碍浏览
    
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首页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县政府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魅力元阳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时政元阳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政府信息公开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政务服务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专题专栏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滇公网安备 53252802528106号